中國紅瓷以精湛的制瓷技藝著稱于世,在四大發明出現以前,它就已經傳遍世界。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并且也是最受世界各國青睞的顏色。紅瓷承載著吉祥、尊貴、自古就成為皇室追求的珍品。今天,中國紅瓷將紅瓷技藝運用到日常生活器具中,使古代只能皇家享用的紅瓷進入到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中。紅瓷的每一件產品,從設計到研發,皆由專業設計師精心選材、構思,并結合不同理念所創造的工藝精品。無論是外觀還是內涵,均能見到設計師的巧思妙想,因此產品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向世人再一次證明,中華民族具有悠久歷史的、光輝燦爛的陶瓷文化再國際上的領先地位不可動搖,F在,中國紅成了大師級藝術家室內的雅玩,成了各國收藏家刻意追求的寶貝。
發展歷史:
一般人認為,中國瓷器以青藍白諸色聞名,紅色為主色調的瓷器并不多見。事實上,中國紅瓷歷史源遠流長。紅瓷的發展歷史可分為晚唐的始創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極盛期、當代的復興期等幾個特性明顯的階段。
紅瓷始于晚唐,但從工藝角度分析,紅瓷的技術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鎮發展并創新了前朝以來的釉里紅技術,開始了批量生產釉里紅的歷史。
明清是紅瓷發展的極盛期。明洪武是釉里紅發展史上的第一個極盛期,此時釉里紅大多色較淡,紅色暈散,紋飾以花卉為主,有較多扁菊花紋是一大時代特征。明宣德是釉里紅瓷發展的又一高峰,該時期紅瓷創新分為釉里紅和青花釉里紅兩大類。
到了清康熙年間,紅瓷制造工藝相當突出,紅瓷成品色調濃艷鮮亮,有不同的濃淡層次,品種也較為多樣,有釉里紅、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加彩、釉里三彩等。雍正年間所制紅瓷在工藝上達到歷史最高峰,其紅瓷成品紅艷,尤其是青花釉里紅在色彩、設計上皆有前期未有的新意,青花色調濃淡不但很鮮亮,且時有暈散。但仍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紅瓷器。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近50年后,才在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研制出了真正的大紅瓷器,因此這種瓷器被成為中國紅瓷。
1998年,中國科學家攻克了陶瓷大紅色釉不耐高溫的世界性難題,燒出了色澤鮮艷、表面純凈的大紅色瓷器,失傳近百年的中國紅瓷在20世紀末得以重生。這一技術實現了中外陶瓷藝人百年的大紅夢,填補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
紅瓷特點:
一、工藝難。中國紅燒制難度很高,工藝復雜,通常是四次進爐:一是素燒;二是釉燒;三是紅燒;四是金燒。每一環節不可偏差。通常情況下,中國紅瓷器在燒制多件中才能出一件成品,大型成品的合格率更低,所謂“十窯九不成”。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藝與極低的成品率,彰顯中國紅瓷稀缺性與珍貴性。
二、紅瓷的形成難。銅紅在800℃要分解,中國紅在1450℃的高溫下成瓷,難中之難
材料貴
紅釉現在是用稀有金屬鉭燒制而成的,金屬鉭是比黃金還貴的稀有金屬,且紅瓷上的金色圖案是用純度在99%以上的純金烤制而成,可以說中國紅瓷是用黃金燒成的。中國紅瓷從用材方面就體現了高貴藝術珍品的品味與內含的現實價值。
好 陶瓷好
陶瓷通常以燒制溫度來劃分其優劣:低溫陶重 ,中溫精陶 ,中-高溫白瓷、強化瓷 ,高溫細白瓷、玉瓷輕 。
中國紅瓷在1450度的高溫下燒成,玉如凝脂,足顯珍貴。
簡約雅致、細致白潤、胎薄如紙、擊聲如磬是其真實寫照。自其誕生之日起,紅瓷以其“薄如紙、透如鏡、聲如磬、白如玉”,瓷質細膩通透,器形美觀典雅,彩面潤澤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點,成就了它潔白的質地和華貴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藝術的雙重價值,是收藏與贈友的珍品。
上佳禮品網隸屬北京上佳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廣告促銷禮品和商務禮品設計、禮品生產及禮品銷售的綜合性北京禮品公司。
電話:4008-366-557 采購部郵箱:767764848@qq.com 采購部:13520950915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華騰北搪商務大廈2306室 郵編:100022
Copyright 2007-2021 www.www.hylitel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