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民間收藏需要足夠的知識
作者: 轉載自: 發(fā)布日期:
在首屆河北賽寶大會現場,記者見到了著名陶瓷鑒定專家、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先生。看完參加賽寶大會的藏品后,楊靜榮先生感慨地說,河北的民間收藏真是臥虎藏龍,有些收藏是少見的珍品。同時,他也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收藏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采訪中,楊靜榮談了他對此次賽寶大會的體會。這是河北省首屆民間賽寶大會,同時也是文物專家對河北省民間藏品的摸底調查,可以看出,民間確實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而且很有品位。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河北民間收藏水平很高,在全國是中上游水平。
通過這次賽寶大會,還是發(fā)現不少問題,有很多收藏者手中持有好多件藏品,但都是贗品。楊靜榮提醒收藏愛好者,搞收藏一定要把握好心態(tài),初入門的人容易步入3大誤區(qū):
一是撿漏。隨著收藏熱的到來,漏早已經讓先到者撿光了,哪里有那么多漏等著后來者撿呢?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初學者可以買些小的、便宜的或現代的工藝品,一點一點地學;
二是按圖索驥。初學者往往比照著書中的圖片和特征去買,造假者早就摸清了這些人的心態(tài),就沖著這些東西去造假,所以初學者一準兒上當;
三是過于自信。隔行如隔山,搞收藏不是學文化,簡單學學就能精通,不能說現在古董時髦,我就買古董,要抱著謙虛的心態(tài),向行家學,向市場學,到博物館學,等積累了足夠的知識經驗后再搞收藏。
楊靜榮認為,近幾年是收藏和投資的黃金年,現在許多資金從房地產、股票市場轉向藝術品投資,如今這個行業(yè)的投資回報率遠遠超過了房地產行業(yè)。收藏熱是件好事,雖然剛開始市場有些亂、假貨多,需要交些學費,但它可以更好地保護文物,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隨著人們收藏意識的增強,相信收藏市場會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