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本的買賣誰也不會去做。俗話說“從南京到北京,買得不如賣的精。”就是說,做生意是有一定的頭腦,還有說“無奸不商。”但真正聰明的人看上去并不“奸”,而且還常常做吃虧之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做生意不僅講究肯吃虧,而且還要善于吃虧。善于吃虧者才能以更少的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
這幾年,各地餐飲業迅猛發展,大小酒家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一些飯店在激烈的市場中紛紛“落馬”關門。然而吳強開的一家小餐館卻日日食客盈門。原來。吳強一直在推銷策略上做“虧”本生意,他承諾:“凡在本店用餐,一律免費贈送米酒,量不限;三人或三人以上用餐者,還免費贈送兩瓶啤酒。”此招吸引了不少食客,雖然食客們也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比在其他餐館就餐而言,這里菜的分量和味道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菜的價格也公道合理。單酒水一項就節約支出十幾二十元,再加上這里服務周到,食客們多是不請自來。而每當食客們的餐桌酒菜將盡時,服務小姐會及時送上免費酒水。“有酒無菜不成席”,于是不少食客又適時地加點一兩個菜。后有不知道的“好心人”見吳強如此做“虧”本生意,就幫他算了一筆賬:每桌飯菜的酒水費按10元計,一天按10桌算則虧100元。一月就虧3000元,并勸其盡快收場,吳強卻笑而不答。其實他哪里知道,吳強的餐館并不虧,只不過按他的算法,每月少賺3000元而已。
財從虧字生,利從舍中來。吳強的經驗告訴我們,看準目標,適當吃點小“虧”,照樣是一條生財之道。要不怎么流傳著“吃虧就是占便宜”的話呢?
作為禮品網的生意人。一向以精明自居,每一分每毫的金錢都要算計,這無疑是對的。然而,做禮品網生意也有例外的時候,特別是當禮品網生意處在生死關頭時,為了挽救大局,絕不可對小利斤斤計較。
美國康涅狄格州有一家叫奧茲莫比爾的禮品公司,它的生意曾長期不振,使禮品公司面臨倒閉的局面。該廠總裁決定從禮品推銷入手,扭轉危機。
采用什么樣的推銷方法最好呢?總裁認真反思了該禮品公司的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競爭對手以及其它禮品的推銷術進行了認真的比較分析,最后博采眾長,大膽設計了“買一送一”推銷方法。該禮品公司積壓著一批禮品,未能及時脫手,資金不能回籠,倉租利息卻不斷增加。所以廣告中便特別聲明確“買一送一”口號。
買一送一的推銷方法由來已久,使用面也已很廣,但一般做法只是免費贈送一些小額禮品,如買家用電器,送一個小玩具;買錄像機,送一個電腦包等。這種給顧客一點小恩惠的推銷方式,確能起到很大的促銷作用,但時間一久,使用多了,消費者也慢慢不感興趣了。
給顧客送禮回扣的做法,也是個推銷老辦法,但同樣,所送禮品的價值或回扣數目一般都較小,很難起到引起消費者震動的效果。
奧茲莫比爾禮品公司對各種推銷方法的長處反復研究,盡可能克服因方法陳舊使消費者麻木遲鈍的缺點,大膽推出買一送一的出眾辦法,果然一鳴驚人,使很多對廣告習以為常的人為之側目,到處傳告,許多人聞訊不辭遠途也來看個究意。該禮品公司的經銷部一下子門庭若市,過去無人問津的積壓禮品果真以大批買走,該禮品公司一一兌現廣告中的買一贈一的承諾。
奧茲莫比爾禮品公司如此銷售,等于每個禮品少買了美元,是不是虧了血本?
錯!不但沒有虧本而且禮品公司還由此得到了多種好處。因為這些禮品如果積壓一年賣不出去,每年禮品損失的利息、倉租以及保管費等就已接近了這個禮品數目。而現在,禮品賣光了,資金迅速回籠,可以擴大再生產了,名聲變大了,市場占有率提高了,最后也開始獨立行銷,禮品公司從此起死回生,生意興隆。
市場變幻莫測,要善于迅速調整,這種調整的根本在于盈利,但有時為了盈利,在禮品推銷時吃些小虧是完全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