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蔬菜、有機大米、高鈣奶、養胃餅干……當下,總有一些打著高大上旗號的商品,在昂貴的售價下面,產品的質量和普通的商品相差無幾,讓消費者花大價錢做冤大頭。比如以下的幾種:
有機食品——只是概念
很多人覺得“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端、健康,再加上商家宣稱的“天然無農藥”,更是控制不住買買買,心想著“既然是自己吃,那就不買惠的,只買貴的”。
可事實上,根據2015年7月天津市消協的一次調查顯示,在對市面上多種有機食品的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檢測中,被抽查的有機食品和綠色蔬菜,相關指標其實還不如價格便宜的普通食物和蔬菜。如一款超市標稱“有機韭菜”每公斤售價22元,重金屬檢測指標居然高于售價2.5元的散裝韭菜。
這么來看,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有機食品和綠色蔬菜,也不過是讓我們心動,而并沒有給我們健康。
兒童醬油——有害無益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投入真是大方,各種商家也是賺孩子的錢而無所不用其極,各種“兒童專用”應運而生,“兒童醬油”就是其中奇葩的一種。
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制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于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
而事實則并非如此,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一方面,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余的。另一方面,考慮到個人胃口的適應性,在孩童時期就通過人工的調味來“增加兒童食欲”,會讓孩子的味蕾對調味產生強烈的依賴性。長此以往,孩子長大以后養成了“重口”的習慣,就難以控制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大大增加。我們提醒各位家長,兒童醬油,僅僅是一種噱頭,對于孩子的健康有害無益,一定要謹慎。
高價飲水——不如涼白開
超市里的引用水種類繁多,純凈水、礦泉水、富氧水、冰川水……不僅名詞讓人眼花繚亂,價格也讓人瞠目結舌,從幾元一瓶到百元一瓶不等。不少高價水還專門打出了有助于健康、治療的功能牌。例如,某品牌的冰川礦泉水就宣稱,飲用該品牌水可以增加皮膚彈性、促進血液循環、鎮定情緒,甚至還能壯骨、排毒、防癌,滿足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
其實,飲用水價格再高、宣傳再好,其實產品里面最多的成分也還是普通的水;而喝水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就是補充水分,滿足人體機能的需要。產品宣傳中標明的那些功用,其實并不可靠。同時,礦泉水中的很多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只在一定的限值范圍內對人體有益,而一旦含量超標,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比如,很多礦泉水中都宣稱自己的產品中含有礦物質元素硒,一定量的硒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癌癥,但如果吸收過量就會引起硒中毒。
這么看來,只說礦物質的好處,不談含量和毒性,實在是不厚道。消費者們與其好幾塊錢買一瓶礦泉水,不如回家自己煮點白開水。
養胃餅干——吃完不養胃
近來,“猴菇餅干養胃”的說法越來越流行,超市里相關的產品和食品也越來越多。但這些所謂的養胃餅干真的有用么?
如果單說猴頭菇的話,它既屬于食物,也是藥物。但食物是用來充饑的,藥物是用來治療的。對于藥物,其有效劑量、主要作用、副作用,是否有不良反應,適應人群、禁忌癥等都是有規定的,只有符合醫囑及相關要求,才能達到治療目的。沒有限制的用藥,是非法的。對于作為食物的猴頭菇餅干來說,如果真的要達到宣稱的“療效”,必然要這個限度進行說明,而這,恰恰是所謂“養胃餅干”所沒有的。
如果真的想通過吃餅干的方式達到養胃的效果,不如去買幾塊錢一大包的蘇打餅干。
高鈣牛奶——高鈣是虛高
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似乎高鈣的牛奶就更能補鈣,但事實并非我們想的那樣。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許冰介紹說,一般來說,每100毫升普通牛奶中的鈣含量大約在90毫克至120毫克之間。只有鈣含量達到或高于每百毫升120毫克的標準,我們才能稱之為“高鈣奶”。而檢查結果發現,市面上大多數高鈣奶的鈣含量只比純牛奶高一點而已。一些宣稱的高鈣奶中鈣的含量其實遠達不到每百毫升120毫克。
同時,所謂高鈣奶的制作,也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向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一些碳酸鈣,這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而這種人工添加的碳酸鈣,相比普通牛奶的乳酸鈣,對人體的吸收率其實是更低的。所以,普通牛奶已經可以滿足大家的補鈣需求。
果汁飲料、乳酸飲料≠真果汁、真酸奶
所謂的果汁,或者是鮮榨,或者是100%純果汁。而今天市面上的大多數果汁飲料,其實都不能歸于此類。為了使飲料充滿果香,又控制產品的成本,許多商家生產的“果汁飲料”實際是果汁+添加劑(一般是香精)的溶合,此外,還有讓飲料更漂亮的色素,各種甜味劑等,這樣的飲料所含營養根本就比不了純果汁,長期飲用對健康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類似的,酸奶是由純牛奶+乳酸菌發酵而來,而乳酸飲料則是添加了大量添加劑的,有酸奶口味的飲料。有趣的是,許多的乳酸飲料會在商品的包裝把“飲料”兩個字縮小,佯裝自己是真酸奶,迷惑消費者。我們只要仔細觀察產品的說明,就會發現這類飲料的主要成分中,第一項是水,第二項是牛奶,然后是糖,檸檬酸等,而且牛奶本身的營養素含量很低。這樣的飲品雖然比碳酸飲料要好一些,但對健康沒有任何促進作用,過多的攝入添加劑成分,也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無硅油洗發水——只是商家逗你玩
“無硅油,不刺激”,想必大家都對這個廣告有印象。實際上,在今天的市場里,不論何種品牌的洗發水,都會標稱自己的無硅油洗發水品質更優,而且價格也更貴。
商家賣這類洗發水,其實是“王婆賣瓜”。武漢市普愛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徐慧珍解釋道,這類洗發水其實是制造了一個“誤會”——硅油會使毛囊堵塞,導致頭發干枯受損,甚至脫發。當消費者相信這個“誤會”是“事實”之后,商家再號召消費者選用“無硅油”洗發水,讓消費者做冤大頭。
所謂“硅油”,本質上是在傳統洗發水里添加的可使頭發變順滑的一種化學成分,學名聚二甲基硅氧烷。幾乎每種洗發水的成分表里都會有這種成分,對于大家擔心的毛囊堵塞等傷發脫發問題,大可不必擔心。硅油不溶于水,長期清洗不干凈可能會導致頭皮毛囊堵塞,但這并不能說明頭皮受損或脫發。只要每次洗頭時注意把頭皮清洗干凈,并且盡量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洗發水,就能避免硅油的這一點瑕疵。
抗菌香皂——我們只是這么說
很多人挑選洗手皂或沐浴液時,會不自覺地選擇“抑菌”或“抗菌”類產品。一些抗菌產品更宣稱,“本產品對自然菌的殺滅率高達99%”。
其實,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抗菌香皂比普通肥皂更有效,反而會產生細菌耐藥等諸多危害。早在2005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就質疑認為,沒有充分證據可以證明,抗菌肥皂比普通肥皂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抗菌素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使用。一些抗菌皂所含有的“三氯生”、“三氯卡班”等物質可能影響睪丸酮、雌激素和甲狀腺激素水平,并存在致癌的風險。專家建議,洗手關鍵要按正確步驟,別輕信抗菌香皂。相比抗菌香皂,普通香皂就能很好地除去絕大部分細菌。
美白牙膏——效果真的很有限
很多人都希望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特別是一些經常喝咖啡、喝茶的人,以及一些吸煙人士,因為長期生活習慣可能導致牙齒發黃變色。市場上各種美白牙膏于是抓住消費者這一心理,宣稱使用其產品可在數周內產生明顯美白功效。而真相卻是“美白牙膏”的美白效果非常有限。
理論上,美白牙膏中含有的過氧化物、羥磷灰石等成分,的確可以去除表面牙漬、增加光潔度。但受到刷牙時間,刷牙習慣的影響,這些成分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比如,水會稀釋牙膏中的有效清潔成分,因此,不可能刷幾次就能白。醫師建議,與其追求價格高昂的“美白牙膏”,不如養成好的刷牙習慣。
上佳禮品網隸屬北京上佳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廣告促銷禮品和商務禮品設計、禮品生產及禮品銷售的綜合性北京禮品公司。
電話:4008-366-557 采購部郵箱:767764848@qq.com 采購部:13520950915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華騰北搪商務大廈2306室 郵編:100022
Copyright 2007-2021 www.www.hylitel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