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總司令有一項喜好,就是酷愛養蘭花。
近查《朱德年譜》,書中即有關于他喜愛蘭花的記載:1963年元旦,朱德在廣東視察華南植物園,專門觀看了蘭花圃。他對植物園負責人說:不要小看蘭花,蘭花可以出口,要廣種蘭花,多賺外匯。1964年1月7日,他在南京視察中山植物園,贈給植物園四本蘭花譜,并在《四川的蘭蕙——我的藝術生活》這本書上,題寫了“養好蘭花”四字。
我想,朱總司令說到蘭花可以出口賺外匯,這只是講蘭花的經濟價值。實際上,朱總司令生性喜愛蘭花。他本人就在家門口養了許多盆蘭花。
暮春時節,朱總司令住的樓前,即搭起涼棚,支起花架,每個架子上一層層擺放著花盆,花盆里栽著各個品種的蘭花。涼棚披掛著竹簾,通過竹簾篩下陽光,這使棚子下面通風,還有點陰涼。一盆盆蘭花,既能見到陽光,又不曝曬。他經常在院內散步,賞蘭。我們機關工作人員,工間休息時也去朱老總家門前看看蘭花。
我看到原中共江西省委第一書記楊尚奎的夫人水靜寫過一篇文章,文章說:“朱老總不抽煙,不喝酒,最大的嗜好是種蘭。聽說他早期在滇軍中就酷愛蘭花;革命勝利后,他年紀也大了,這便成了他的一種高尚的志趣。”朱總司令說:“蘭花的生性是高潔、倔強的。它討厭濃肥大水,討厭狎昵撥弄,討厭喧囂煙塵的糾纏。所以它的香味清雅幽遠,無與倫比,古人稱它為‘香祖’、‘王者之香’。”
但過了幾年,情況有了變化。1964年,我下放到北京市郊區順義縣勞動,并參加“四清”運動。夏末,回到中南海時,原先每年看到的朱總司令樓前的花架子怎么不見了呢?
后來聽說,毛主席有指示,對養花種草有所批評,大意謂:養花蒔草,是資產階級、修正主義情調。
水靜所寫的文章中也寫到此事:“‘文革’前夕,中央辦公廳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向全黨發了一個通知,大意是養鳥種花,玩物喪志,是一種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現,云云。于是朱老總把幾千盆名貴蘭花,一盆不留地給了北京各大公園。有的還送給了外省的有關單位。這充分說明了朱老總的堅強黨性和組織紀律性。他時時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處處以身作則。不過,我們聽了之后,為此深深惋惜,硬讓他與朝夕相處的蘭花分手,他心里一定不是滋味。”從上下文看,這些情況是作者親自聽朱老總說的。作者感慨地說:“我覺得,朱老總種蘭花,既是一種業余愛好,也是一種健身活動,無論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益無害、無可指摘的。”(水靜《朱德的“蘭花經”》,《炎黃春秋》精品書系《名流寫真》,杜導正、廖蓋隆主編,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
關于毛主席批評養花的指示,我記得“文革”中流傳的毛主席語錄本上,好像有這樣的記載。我想查找毛主席當年這個指示的準確版本,但現在找尋起來相當困難。幸而,我遇到我們所圖書館的張秀清同志,請她幫助。她很快在所圖書館書庫中幫我找到一份“內部本”,確有這樣的文件,現錄存于此——(毛澤東)同汪東興同志的談話(一九六四年七月)
擺設盆花是舊社會留下來的東西,這是封建士大夫階級、資產階級公子哥兒提籠架鳥的人玩的。那些吃了飯沒事做的人有閑功夫擺花養花。全國解放已經幾年了,養花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過去發展了。現在要改變。我就不喜歡房子里擺花。白天好像有點好處,晚上還有壞處。我的房子里的花早就讓他們撤了。以后又叫他們把院子里的花也搬走了。你們院子里種了一些樹不是滿好嗎?還可以再種。你們的花窖要取消。大部分花工要減掉,留少數人管理庭院。后庭院里要多種樹木,多種果樹,還可以種點糧食、蔬菜、油料作物。北京市的中山公園和香山要逐步改種些果樹和油料作物。這樣既好看,又實惠,對于子孫后代有好處。(《資料選編》,1967年2月,近代史研究所二樓藏書。這段話在“文革”中群眾組織編輯的《毛澤東思想萬歲》或《學習資料》許多版本中都有收錄。除個別文字外,內容幾無差異。)
上佳禮品網隸屬北京上佳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廣告促銷禮品和商務禮品設計、禮品生產及禮品銷售的綜合性北京禮品公司。
電話:4008-366-557 采購部郵箱:767764848@qq.com 采購部:13520950915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華騰北搪商務大廈2306室 郵編:100022
Copyright 2007-2021 www.www.hylitel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