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光棍危機,并不只是性別的問題,而是性別比例長期失衡疊加了貧困的“光棍危機”。而貧困,或許才真正是討論中國光棍背后的真命題。
近日,美國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伊麗莎白·雷米克等學者發表《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于獨生子女政策》一文,經中國媒體轉載后,引發廣泛討論。日前,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接受澎湃新聞采訪表示,性別比失衡將引發“婚姻擠壓”,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剩男”規模將接近澳大利亞總人口,他們中絕大部分將終身“打光棍”。
關于光棍的問題,近些年在中國社會屢次出現,或者是附帶著購物狂歡的“光棍節”,或者是以婚戀問題出現的“剩男剩女”。可不管怎樣改頭換面,人們開始惶惶不安地擔心以后“找不到老婆”的事情。
這是歷來高度重視子孫繁衍的中國社會很難接受和寬容的事情,就如同將沒有枝葉的“光棍”一詞,寓意為無婚姻子嗣這般。所以,在個體完成社會化的環節中,便有本能遵循生育后代的自然法則。尤其是對父母而言,更是本能地希望自己的子女早點結婚生育,完成傳宗接代這一家族血脈延續的核心使命。
關乎光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傳統社會中重男輕女的觀念,比如養兒防老的現實考慮……諸如此類的原因,或許存在一定的影響,但更有觀點認為,在計劃生育體制下,無論是傳宗接代的思想,還是養老的考量,人們只是做了貌似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在最為直接呈現問題的婚嫁環節,更多的人所感受到的,是男女適婚人口比例失衡加上“嫁高娶低”婚配模式造成的“婚姻梯度擠壓”,導致當今社會形成兩大現象:一面是農村落后地區“光棍”不斷,一面是不少大城市“剩女”增多。
而此前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百村性別失衡與社會穩定調查技術報告》顯示,全國28個省份每村平均9個男“光棍”,其平均年齡為41.4歲。“光棍”聚集程度由東至西逐漸遞增,西部為3.21%,東部為2.26%。受到婚姻擠壓的男性,更多地集中在西部地區。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婚姻擠壓之痛不僅在于產生大量“光棍”,更在于貧困人口成為主要“受害者”。進而這種現實客觀上刺激并加劇了落后地區拐賣婦女、買賣婚姻、性犯罪現象的發生。如果換種更為簡單的方式來表達,便是中國的光棍危機,并不只是性別的問題,而是性別比例長期失衡疊加了貧困的“光棍危機”。而貧困,或許才真正是討論中國光棍背后的真命題。貧困,猶如戰爭、災荒等,讓一個人口高度流動的社會里,男女比例失衡成了光棍問題。
至少,人們眼中體現婚戀競爭力的房價,已成了城市化當中貧困的一個準繩。恰如有網友戲稱:“中國不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是一房一妻制,有一套房子,才能有一個老婆;沒有房子,就沒有老婆。”戲謔終歸都源于現實,故而光棍危機的退潮,依然需要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脫貧。
上佳禮品網隸屬北京上佳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廣告促銷禮品和商務禮品設計、禮品生產及禮品銷售的綜合性北京禮品公司。
電話:4008-366-557 采購部郵箱:767764848@qq.com 采購部:13520950915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華騰北搪商務大廈2306室 郵編:100022
Copyright 2007-2021 www.www.hylitel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