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批評的是誰?
有分析認為,習近平的不贊成,必有所指;悲哀之說,必有所思。
上網一扒拉,好幾個地方都躺槍了。前段時間,上海進行教材革新,為了給孩子減輕識字和背誦的壓力,讓古詩詞從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退役”了。這是減負嗎?有家長說,奧數還在,作業成山,怎么拿古詩開刀,這算哪門子的減負。
有人說,只不過是8首詩退出課本,又不是退出課堂,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果真如此嗎?對于一國教育來說,古詩詞入不入課本,傳遞的是政府對經典文化的態度。往大了說,傳統經典,勾連的是民族之根,因此,入與不入,重視與不重視,不可等閑視之。
實際上,這些年,語文教材的任何一次變動,都會引來躁動的爭議。譬如“魯迅文章該不該退出課本”“金庸小說能不能入選語文教材”“周杰倫歌曲進入語文出版社的小學語文教材”等,還有曾經的江蘇版中學語文課本刪除了《雷雨》、《孔雀東南飛》等20多篇承載幾代人記憶的課文,都引發了輿論碰撞。
不僅大陸如此,臺灣也曾經為此爭論不休。2008年,余光中等作家就對陳水扁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去中國化”的2009年版高中語文教綱提出批評。他指出,陳水扁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縮減文言文在教科書中比例是不對的。臺灣搶救語文教育聯盟也呼吁,停止實施“去中國化”的高中語文教綱,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必修課。
輿論的嘈嘈切切,是一次教育觀念、教育模式的激蕩,不僅反映家長對于“教什么,怎么教”的參與欲望,更反映出對傳統經典、文化精華的珍視。傳統文化,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看看儒學在美國、新加坡、德國等地生根發芽,就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內生力量。相信普希金永遠不會撤出俄羅斯的教材,莎士比亞也不會撤出英國教材,若我們的教材減少傳統經典,就等于削弱了民族之魂。因此,對教材刪改中去中國化的無意識舉動,應當警醒。因此,與其說習近平的話是指射上海,不如說反對“去中國化”的教育理念。
上佳禮品網隸屬北京上佳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廣告促銷禮品和商務禮品設計、禮品生產及禮品銷售的綜合性北京禮品公司。
電話:4008-366-557 采購部郵箱:767764848@qq.com 采購部:13520950915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華騰北搪商務大廈2306室 郵編:100022
Copyright 2007-2021 www.www.hylitel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