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達做什么事情都能如愿以償的愿望,古人創造了一種叫如意的吉祥藝術品,這種古玩通常呈長條狀,一端呈心形或芝形,稱如意頭,整體呈“S”形,形態有點像古代的帶鉤。
據說如意的原形是古代一種爪杖,爪杖柄端為手指形,用于搔癢,可如人意,故稱如意。文獻記載,魏晉時士大夫常手執如意,那時候的如意柄端多為心形,用骨、角、竹、木、玉石、銅鐵等制成,并非用于搔癢,而是用來把玩。晉時巨富王愷生性奢豪,常與另一巨富石崇競富。一次,王愷拿出皇帝賜給他的珊瑚樹給石崇看,石崇把珊瑚樹拿過來,連看也不看,就用鐵如意敲碎珊瑚樹,以示珊瑚樹在他看來分毫不值。
右圖是《故宮十二美人圖》——立持如意。這套圖原是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圍屏上的裝飾畫。圓明園位于北京西郊,是康熙帝賞賜給兒子雍正的園林山莊,也是雍正稱帝前后最重要的行宮居所。雍正帝當年對這套圖屏十分欣賞,為了妥善保管,傳旨將它們從屏風上拆下。不僅如此,《清檔》記: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間又傳旨將拆下來的這12幅圖“著墊紙襯平,各配做卷桿”藏于宮內。事隔270余年的今天,此套圖屏仍保存得完好無損,成為研究清初宮廷女子發式、首飾及服飾文化最為形象而真實的史料。
明清時,如意流行于社會各階層,成為家庭陳設的必備之物。出于達官貴人玩賞和送禮的需要,此時制作了大量玉如意。有用木如意部分鑲嵌玉片或玉古的,但大多是用整塊玉雕琢的玉如意。乾隆皇帝對玉如意十分喜愛,他收藏了大量珍貴的玉如意,以作為宮廷中的吉祥物,同時又作為皇帝選后妃時的信物和憑證。據說乾隆皇帝在臨軒聽政、接見臣僚、觀賞古玩時,身邊都少不了手持玉如意的童仆。
清代的玉如意上雕琢的吉祥圖案豐富多彩,有龍紋、靈芝紋、太平有象紋、一路連科紋、三多紋、雙喜紋、萬壽紋、鯉魚紋等,做工精巧,極盡奢華之能事,是很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故宮藏“木嵌各種玉石瓜果靈芝式九九如意” 長41.5cm
如意9柄成套,其正中1柄為靈芝造型,另外8柄分為石榴、瓜蝶、佛手、仙桃4種造型,兩兩成對。靈芝如意首以棕紅色瑪瑙雕成,其它瓜果如意在鏤雕木柄上,以染牙雕葉,白玉作花,金絲為芯,或以碧玉、青玉、白玉雕成大大小小圓潤的瓜果,果實周圍皆滿鑲花朵和葉片。還有紅瑪瑙蝴蝶停于瓜葉之上。
8枝瓜果的造型寓天地長春、多福多壽、子孫繁盛不衰之意。此套如意裝飾皆為傳統的吉祥紋樣,石榴寓意喜慶多子,瓜蝶引“綿綿瓜瓞”之典故,佛手取福壽吉祥之美意,仙桃則祝頌仙壽萬年,中央的靈芝如意則“一枝獨秀”,各種造型極堆砌鋪張,呈現一派熱鬧喜慶的氣氛,于五色繽紛之間盡顯其精美富麗。
在民間,如意也是送禮佳品。人們常拿如意送給老人,表示祝壽。在婚禮上,新郎家如送給新娘家一根如意,表示祝福他們美好如意。一幅畫著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騎在象背上的圖案,表示“吉祥如意”;一根如意插在瓶子上,表示“平安如意”;和合二仙手執如意,或如意與盒子、荷花在一起的吉祥圖案,表示“和合如意”。
由此可見,如意的吉祥含義非常廣泛,是萬事皆宜的吉祥物。既可用于玩賞,也可用于陳設和佩戴。可擺放在家中,也可擺放在辦公室,還可以和其他吉祥物擺放在一起。
上佳禮品網隸屬北京上佳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廣告促銷禮品和商務禮品設計、禮品生產及禮品銷售的綜合性北京禮品公司。
電話:4008-366-557 采購部郵箱:767764848@qq.com 采購部:13520950915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37號華騰北搪商務大廈2306室 郵編:100022
Copyright 2007-2021 www.www.hylitel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